觀點中國股市

後救市時代中國股市未來之路

安信證券徐彪、劉晨明:現階段有觀點認爲牛市已結束,但討論牛熊轉換還爲時尚早,因宏觀流動性仍相對寬鬆,至少邊際上沒有惡化,且人民幣大幅貶值也給貨幣政策繼續寬鬆留下足夠空間。

2015年上半年,在槓桿資金的推波助瀾下,中國A股市場迎來了一波快速而猛烈的上漲。截至6月中旬股災發生以前,上證綜指最大漲幅達接近60%,創業板最大漲幅更是達到175%。有人說上半年的A股市場是「瘋狂的」,也有人說上半年的A股市場是「荒唐的」,但不管怎樣,隨著股災的結束和後救市時代的開始,A股都將掀開它新一頁的篇章,對於策略分析師而言,更有意義的事情是對A股市場的未來進行一系列合理的推演和判斷。

三季度:市場進入二次探底後的第一階段反彈

在7月27日到8月7日的兩週時間裏,A股投資者處於極度悲觀的情緒之中,市場也經歷了兩市成交額大幅萎縮至前期高位的三分之一、融資融券餘額連續下降至1.3兆人民幣等二次探底的過程。從8月7日開始,市場信心出現逐漸回暖的跡象,機構倉位處於絕對低位、成交不斷縮量、前期強勢股完成補跌等底部信號逐步顯現。因此,我們判斷市場已經進入了二次探底後的反彈階段,未來幾個月,上行將是主旋律。

您已閱讀18%(406字),剩餘82%(18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