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

周永康案:政治化的中國司法審判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依法治國」與反腐敗審判是習政府政治宣傳的核心主題。爲了提高其執政合法性,他必須讓大家看到周永康受到了法庭審判,但卻不能是公開的。

曾經叱吒風雲的前中共安全部門最高領導周永康被判終身監禁,當中國官媒六月十一日宣佈這個訊息時,我一點兒也未感到難過。直到2012年末,周永康一直是中國共產黨掌管一切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一員,也是中國最令人生畏的人物之一。

之前許多人認爲,拖延已久的周永康案件除了涉及洩露國家機密的部分必須閉門審理外,關於受賄、濫用職權部分的審判會按照法律規定公開舉行。然而,整個訴訟程式從頭至尾全都是祕密進行。直到當局發佈周永康被判刑的簡要公告後,外界才知道,在沒有依法進行公示的情況下,對周永康簡短的庭審早在三個星期前的5月22日就已經舉行完畢。這甚至讓通常訊息靈通的資深法官們都感到喫驚。想必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爲中共的得力干將,幫助組織了庭審,雖然這與他之前多次對公衆確認審判將公開舉行的說法相矛盾。

審理此案的天津中級人民法院並沒有公佈認定周永康有罪的判決書。因此,我們也無從評判周永康受賄和濫用職權的部分是否也因涉及「國家機密」而必須一併閉門審理,而「國家機密」在中國是個定義十分寬泛的辭彙。當然,中國絕非唯一一個通過「國家機密」的標籤爲領導人的不當行爲遮羞的國家。

您已閱讀22%(480字),剩餘78%(17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