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

中國藥價改革危及醫院收入

零加價政策短期內對中國患者來說是個好訊息。但醫藥業分析師稱,醫院或會通過提高使用費來應對這一政策,因爲債臺高築的地方政府不大可能有能力填補醫院的預算缺口。

隨著中國政府在藥費支出和醫療財政方面進行革命性改革,中國的藥品價格正在下降,製藥企業的利潤也面臨壓力。但分析師警告稱,這些改革將使各個醫院的預算產生較大的缺口。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醫藥市場。行業研究與數據供應商IMS Health的數據顯示,到2018年時,中國的醫療開支預計將達到每年1550億至1850億美元。而中國政府正在努力平息民衆對醫療服務的強烈不滿,這些不滿已引發對醫護人員的大量攻擊,並導致富人與窮人在享受醫療資源方面的差距不斷拉大。

過去幾個月,中國政府已出臺計劃,打算在更多的醫院取消藥品加價,並賦予醫院管理者更大的權力來與藥品供應商談判降價事宜。

您已閱讀23%(280字),剩餘77%(9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