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樓繼偉式悲觀與中等收入陷阱焦慮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中等收入陷阱如「新常態」等話語,代表了中國轉型期的集體焦慮,未來中國面臨著李維士拐點、人口拐點、債務週期三者的結合。

多數故事,都需要一個戲劇性情節帶來高潮;就像童話《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樓繼偉指出了房間裏的大象。

作爲中國財政部長,從年初「兩會」期間答記者問引發部分右派知識分子對於「樓繼偉式傲慢」的不滿,再到4月在清華大學演講引發的「中等收入陷阱」討論,引發一些左派對其批判(樓演講全文可見此處)。經濟下滑與政府收入減少夾擊的2015年未及一半,而樓繼偉已經遭遇左右韃伐。

拋開網路斷章取義等慣有說辭,樓繼偉這次到底說了什麼,引發如此爭議?他指出中國存在一種前景,「即今後的五年十年,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我甚至覺得是五五開。」如此看來,樓繼偉無非說了一句大實話,指出了房間中存在已久大家卻視而不見的「大象」:中國經濟中期潛在成長力下滑,未來有可能陷入中等陷阱。

您已閱讀11%(329字),剩餘89%(26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