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國家治理現代化

中國需要告別「運動式治理」困境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祁凡驊:誕生於革命戰爭年代的「運動式治理」在社會問題領域得以延續,重要原因是路徑依賴,但中國不可能揮舞著人治的大棒來追求法治的理想。

近期,證監會部署「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國家網信辦統籌開展「淨網2015」、「固邊2015」、「清源2015」、「秋風2015」、「護苗2015」等五個專項行動;環保部展開「大氣汙染防治專項執法」。當我們看到各級政府部門在不斷地部署名目多樣的「專項行動」、「專項整治」、「專項執法」時,我們就看到了政府部門的積極做爲,但也看到了「運動式治理」在當前國家與政府治理工具選擇中的盛行,看到了國家治理現代化過程中治理範式轉變的難度係數。

鑑於此,我們有必要對「運動式治理」的傳承路徑、作用機理以及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影響進行深入的探究。

「運動式治理」的傳承路徑

您已閱讀11%(280字),剩餘89%(23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