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

中俄是盟友而非「友敵」

加帕克、科斯納扎羅夫、鮑令:中國無意削弱俄羅斯在中亞社會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影響力,俄羅斯也不抵制中國對中亞的經濟滲透。把這種關係稱爲共生可能有些牽強,但中俄在中亞相互寬容。

中亞的處境常被比作「左右爲難」,其相對孤立的地位要求它必須與兩大鄰國——中國和俄羅斯——保持協調、平衡的良好關係。

然而,由於中亞與俄羅斯高度一體化,受曠日持久的烏克蘭危機和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雙重影響,該地區的經濟遭受重創,這一點從當地貨幣糟糕的表現和海外工人匯款流入的減少便可見一斑。

這些前蘇聯共和國近幾個月來愈發焦慮,亞塞拜然貨幣馬納特匯率近期下滑35%,土庫曼貨幣貶值34%,通常認爲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受俄羅斯的直接影響最小。哈薩克貨幣堅戈繼去年匯率下跌20%後進一步貶值,擔憂情緒正在其國內蔓延,民衆要求提前舉行總統大選。

您已閱讀9%(267字),剩餘91%(27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