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因俄在過去一年裏對烏克蘭的入侵而遭到西方領導人抨擊。中國不但一直避免展開這樣的批評,而且與俄簽署了兩份價值數千億美元的重要天然氣協議,併合作建立一家新的開發銀行,以及展開聯合軍事演習。一些人士認爲,俄中合作展示出兩國有挑戰全球秩序的潛力。但實際上,俄將戰略重心東移面臨太多的障礙,很難成爲可替代其與西方合作的可行選擇。
俄羅斯與中國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都有越來越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而且感覺都受到西方遏制戰略的威脅。就俄羅斯的情況而言,這種威脅主要來自北約(NATO)的潛在擴張。中國對美國遏制戰略的感知主要來自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存在。俄中兩國領導人都不安地目睹了西方支持的「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及所謂的「顏色革命」把喬治亞、烏克蘭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國攪得天翻地覆。
儘管2014年是俄中關係發展得特別好的一年,但兩國關係的強化其實早在烏克蘭危機之前很久就開始了。俄中關係最重要的成就或許是敲定了兩國間長期存在爭議的邊界。這兩個核大國在1969年因這條邊界幾乎爆發戰爭。作爲俄中已消除兩國間巨大爭議的證明,天然氣供應現在將穿越這條邊界進入中國黑龍江省。
您已閱讀25%(511字),剩餘75%(15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