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訣是,如果無事可做,那就什麼也別做。」這是絕不輕易激動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樸素的睿智之語,而且這句話似乎令他受益匪淺。但多數金融界人士卻無法按照這位投資界智者的建議行事,即便他們內心深處傾向於那麼做。他們從交易中獲利,從交易中得到報酬,從交易中賺取佣金。不行動,就沒有生意。
巴菲特說,他的幸運在於他「的報酬不來自於行動,而是來自於做到正確。至於我們要等待多久,我們將無限期地等下去」。巴菲特有資格無限期等下去(在他所在的行業,幾乎只有他一個人有資格這麼做),因爲他已樹立起了「做到正確」的名聲。
我現在身在法國,即將寫完一本有關金融的書,這看上去似乎與主宰當地新聞的事件毫無干係。上週人們對巴黎屠殺事件的回應感人至深:上週三和上週四晚,人們自發舉行集會;寫著「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字樣的標語到處都是。上週日反恐遊行的規模不同一般,據估計,巴黎有150萬人參加了遊行;在我居住的這個法國南部城鎮,有1萬人(該地居民共3萬人)默默走上街頭。法國人討論了很多有關團結的內容:他們已證明這些討論並不空洞。
您已閱讀30%(474字),剩餘70%(11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