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如何烹製清蒸石斑魚?

FT專欄作家羅利•利:我在香港喫的紅燒石斑魚十分美味,肉緊實新鮮,我當即決定把這道菜加進自己餐廳的菜單上。歐洲魚尚無類似做法。

當坐著有軌電車回家、魚在手拎的塑膠袋裏胡亂撲騰時,諸位對該魚新鮮與否就一清二楚了。在香港買魚,與英國人的慣常做法稍顯不同。中國人不喜歡做死魚。他們通常去市場,自己挑出賣相好的魚,隨後由賣魚的女攤主用網兜撈出來,再把活蹦亂跳的魚上秤,最後付錢了事。

香港的副食品市場通常稱作農貿市場,如此稱謂似乎言之有理。全香港的農貿市場由於設有廉價服裝攤位而通常讓人云裏霧裏,而我們這些老饕對此又沒啥興趣。農貿市場有的開在室內,規模很大;有的則徑直臨街而開:每家不是賣蔬菜、調料、幹李子,就是賣烤鴿子與活魚。蔬菜的品類則五花八門,有菜心、菠菜、豌豆苗、青菜、茄子、蘑菇以及香草,它們當然必不可少,但真正讓人流連忘返的是魚攤位。

農貿市場沒給你留下什麼人性化的感傷空間,我不是說在香港本地人身上看到了這種人性缺點。無論是配送方式、還是端上餐桌的菜餚,都讓人忍俊不禁。我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當時我在某中餐廳點了份醉乳鴿,端上來後,我發現盤子裏放著昂著頭的整隻鴿子——鴿頭、鴿喙等「身體部件」一應俱全。這一切肯定會萌翻大廚弗格斯•韓德森(Fergus Henderson)。

您已閱讀23%(475字),剩餘77%(16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