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德國:不情願的「霸主」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有的國家生來偉大,有的國家通過努力成就偉大,還有的國家在時勢倒逼下走向偉大。目前的德國,正是最後一種情況的絕佳寫照。

2014年,我們紀念了一戰爆發100週年和柏林圍牆倒塌25週年。前者引發了更大的災難——二戰,此後歐洲分裂爲西方和共產黨國家兩大陣營。後者則標誌着分裂的結束,一個團結和自由的歐洲浮出水面。眼下,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極大諷刺:德國用和平的手段贏得了它過去曾用武力尋求的地位。無論你喜歡與否,這個聯邦共和國現在是歐洲的核心強國。

有的國家從誕生開始就偉大,有的國家通過努力成就偉大,還有的國家是時勢倒逼的偉大。德國現在是最後一種情況的絕佳寫照。那麼面對這種顯赫的地位,德國的表現怎麼樣?相當好,但還不夠好。

德國的顯赫地位不僅在於其規模和地理位置,也不僅僅是其強大製造業實力的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歐洲大國中,德國可以說擁有最穩定和最成熟的民主體系。德國沒有給其他國家蒙上陰影的排外的民粹主義。德國還擁有格外成熟和負責的領導人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

您已閱讀19%(380字),剩餘81%(15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