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

再說《新華字典》對文化傳統的閹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看到臺灣三民書局出版的《學典》,對比《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內心更爲悲哀。把漢語強行分成古代和現代二部分,本身就是奇蹟。

——大陸與臺灣字典比較研究之一

因出版《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機緣,對字典發生了興趣,將其與《新華字典》對比,寫出了《<新華字典>解不了我的鄉愁》等數篇研究報告。或許因爲猛然戳穿了中共黨文化強制洗腦的把戲,贏得廣泛好評。無須諱言,也得罪了一批「紅色文化」的捍衛者,他們對本人的結論不以爲然,詰問的理由是: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在他們看來,一部晚清儒士主持編撰的認字字典,怎麼可能比新中國文字專家集體創作的結晶更先進呢?

當我拿到臺灣三民書局出版的《學典》後,再對比《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內心就更悲哀了。寶島承繼了《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精神氣質,接續中華文化傳統,吸納西方文明成果,氣度不凡,胸懷坦蕩,處處可見其對人類文明的敬畏之心——一冊在手,新世界徐徐展開,令人有美不勝收之嘆。經由該字典導引,孩子必將養成健全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既爲中華文化之子,亦是世界文明傳人。

您已閱讀9%(385字),剩餘91%(38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