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聲稱,「在全球經濟的儀表板上,紅色警示燈又亮了起來」。這次信號燈沒有2008時那樣紅。然而,財政緊縮——卡麥隆政府也提出實施緊縮政策——引起的困難在日本和歐元區表現得特別明顯。這兩個停滯的高收入經濟體是全球經濟中最薄弱的環節。要理解箇中緣由,有必要分析當前經濟中最重要的病症:慢性需求不足綜合徵。
最近,美國財長傑克•盧(Jack Lew)去澳洲參加全球20個主要高收入經濟體的峯會。他在途經西雅圖時發表了一次演說,他對當前形勢的概述令人警醒。正如他所指出的,世界經濟遠未實現2009年匹茲堡G20峯會承諾的「強勁、可持續、平衡的」成長。
全球復甦是「不平衡的,呈現大不相同的軌跡,」他說。「在美國,2012年一季度內需已超過危機前的水準,目前大約比危機前高了6%。日本和英國的內需都比危機前高約2%,」他補充道,「但是,歐元區需求尚未恢復至危機前水準,仍比那時低4%以上。」
您已閱讀23%(413字),剩餘77%(13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