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隨著「滬港通」(Shanghai-Hong Kong Stock Connect)的啓動,德銀(Deutsche Bank)所稱的「中國資本時代」朝著現實又邁出了一大步。儘管至少在最初形態下,該計劃的力度對於持有4兆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而言還不太大,但它仍揭示出中國爲滿足自身需求而重塑國際金融格局的總體計劃。
滬港通允許境外投資者購買至多3000億元人民幣(合490億美元)的中國內地股票,允許中國內地投資者購買至多2500億元人民幣(合408億美元)港股。因此,這給了全球對沖基金和散戶投資者迄今最大的購買中國股票的自由,同時向境內投資者提供了一條購買國際資產的新管道。
自週一啓動以來,由香港「北上」內地的投資熱情十分高漲。但內地「南下」香港的每日投資額度只是用掉一部分,這或許表明一條事實:長期以來,中國內地投資者通過非正規管道有充足的機會購買港股。不過,這一不溫不火的開局應該不會掩蓋該計劃的金融與地緣政治意義。
您已閱讀34%(412字),剩餘66%(8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