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

中國與日本:妥協還是對峙?

中日關係仍然徘徊在歷史低點,兩國領導人或能在北京APEC會議上會晤,讓國際社會備感期待。但受制於中國國內壓力,習近平幾乎沒有妥協餘地,而安倍晉三在一些關鍵議題上的固執,也會危及他改善雙邊關係的努力。

2009年,當習近平作爲中國國家副主席訪問日本時,幾乎在最後一刻,他才提出會晤日本明仁天皇(Emperor Akihito)的請求。儘管根據日本宮內廳(Imperial Household Agency)的規定,此類會晤請求應提前一個月作出,日本政府還是打破慣例批准了這一會晤。這一罕見舉動一方面反映了習近平作爲中國未來領導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表明日本政府希望從中日關係的好轉中獲益。

五年過去了,中日關係又降至冰點。日本外交官仍然在絕望地爭取在下週的北京主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峯會期間,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和習近平舉行首次會晤。在兩位強勢的民族主義色彩領導人的領導下,中日兩個亞洲強國在許多問題上爭論不休。其中最危險的是圍繞東中國海上有爭議的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中國稱釣魚臺及其附屬島嶼)的爭端。

不過有跡象表明,雙方有可能會舉行會晤。比如,中國的反日言論近期有所緩和。部分專家表示,習近平不想因爲拒絕會晤安倍晉三而令今年的APEC峯會蒙上陰影,畢竟這是中國今年舉辦的一次國際盛事。而持悲觀態度的人士則警告說,雙方的會晤可能不會比禮節性的握手多多少內容。

您已閱讀11%(505字),剩餘89%(41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