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Uber

Germany’s taxis should not triumph over Uber
德國不該對Uber喊停


FT專欄作家加普:就事論事,德國法庭叫停拼車服務的裁決沒錯,但從廣義角度看,如果Uber這種有助於擴大行業市場的技術平臺被禁止商業運營,最終受害的是消費者。

Another week, another regulatory battle for Uber, the Silicon Valley private car hire network with a German name. This time it is in Germany, where a Frankfurt court has banned its Uber Pop“ride-sharing” service that introduces passengers to unlicensed drivers through a smartphone app.

又一起監管爭鬥,焦點是Uber這個起了德語名的矽谷民營拼車網路。法蘭克福一家法庭禁止了其Uber Pop「拼車」服務——該服務通過一款智慧型手機應用,爲沒有計程車牌照的車主招攬乘客。

您已閱讀5%(376字),剩餘95%(71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