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反壟斷

中國執法應規範以彰顯公平正義

德傑律師事務所陶景洲:近來針對外企的調查風暴,讓人擔憂中國執法的透明度。選擇性執法不僅損害了外國投資者利益,更破壞了中國建設法治社會的努力。

葛蘭素、雀巢、微軟、戴姆勒和高通有何共同之處?他們均是因涉嫌違反中國法律而捲入中國政府調查風波的西方國家公司。在外國公司看來,中國政府把執法重點放在他們身上,有失公平。

30年前,中國政府急需外來資金拉動國內經濟,因此給西方國家公司開出了稅收紅包和土地優惠政策。但經年以來,這些優惠政策已被逐漸取消。隨著行賄、反壟斷和食品安全等「地毯式」調查的展開,外國投資者的黃金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

大家都在猜測這些調查背後的動因究竟爲何?有人認爲是政府有意壓制外國競爭者以保護中國國內企業。有人認爲是出於維護國家安全的考慮,畢竟最近網路間諜風頭正盛。

您已閱讀20%(268字),剩餘80%(10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