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

香港困局拷問英國道義責任

英國末任港督彭定康:《中英聯合聲明》保證香港迴歸中國後50年生活方式不變,英國據此移交了香港主權。當中國官員抨擊英國議員就香港問題置評時,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英國也揹負著50年的條約義務,因此不能不履行當年對港人的承諾。

前英國殖民地香港具有一個自由社會的所有屬性,唯一的例外是香港市民缺乏選擇由誰管治自己的能力。這個特別行政區最新的政治痙攣是由全國人大提議的選舉安排引起的,這一安排將阻止民主派和中國可能不認同的其他派別人士競選行政長官,參加一場全體市民投票的選舉。

這種審覈在一定程度上與伊朗的制度相同。這個計劃(或其修改後的版本)遲早將提交香港立法會投票表決,我希望各方能夠找到一個妥協方案。香港市民仍然是非常溫和、負責任的。釀成我們近期見證的那種大規模示威的,並不是民主,而恰恰是對民主的拒絕。

我已經表達了我認同香港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Andrew Li Kwok-nang)的看法。他寫道,北京方面對於香港司法體系地位的觀點,令人擔憂司法獨立,進而擔憂法治的完好性。但在我結束自己末任香港總督任期、離開香港以來的17年裏,我一直試圖避免捲入有關香港民主的辯論,以免我的介入使問題複雜化。

您已閱讀30%(389字),剩餘70%(9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