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鄧小平誕辰110週年。可以說,中國在1949年後的第二個30年是鄧小平的時代。他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引領中國改革開放的巨輪駛過了一個個險灘。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宣示再啓「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步入深水區,「老虎蒼蠅一起打」、「政府自我革命」的歷史轉折點,重溫鄧小平的改革理念與智慧是極有裨益的。
鄧小平的治國方略,體現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三個講話:1978年12月在中央全會上所做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個講話爲一週後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思想基礎;1980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這爲1981年6月公佈《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做了鋪墊;1992年的南巡系列講話,發出「誰不改革誰下臺」的警告,挽救了彷徨於十字路口的中國改革。
其中有關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就是1980年的這篇《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當時,中共對文革的系統反思尚未開展,而且毛澤東指定的接班人華國鋒仍然是名義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華國鋒於1980年9月辭去國務院總理職務,1981年6月辭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如何修復被文革摧殘的國家制度,也成爲鄧小平復出後面對的核心問題。
您已閱讀11%(528字),剩餘89%(41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