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8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110週年紀念日。作爲中國「改革開放之父」,鄧小平在他政治生涯的後半程,帶領中國走出文革陰影,開啓市場化和現代化變革。今天,對鄧小平的紀念,既包含中國各界對於過去四十年發展歷程的回顧和反思,也承載著對他未竟之業、對中國改革下一步的期待。曾在1980年代參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設計的學者吳偉,在本文中選取鄧小平在1980年所做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試圖分析鄧小平作出政治體制改革決定的背景、原因以及這個被中共十三大尊爲「政治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獻」爲何最終沒有實行。
1980年8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做了題爲《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講話,對中國政治體制中的「權力過分集中」的弊端進行了嚴厲批判,首次提出了「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的問題,史稱「8.18」講話。這篇講話,後來被中共十三大尊爲「政治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獻」,也被黨內外的主流學者們奉爲研究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的經典。
鄧小平爲什麼要做這樣一個講話?他此時作這個講話出發點何在?爲什麼鄧小平講了話以後,政治體制改革在此後多年卻沒有下文?這些問題,需要仔細考證當時的歷史背景才能作出正確的回答。
您已閱讀6%(507字),剩餘94%(85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