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過剩儲蓄應投向何處?

滙豐經濟學家隆納•曼、朱日平:中國仍可繼續致力於國內投資,但巔峯時代已經過去,需將目光投向海外。無需遠望。中國可幫助亞洲縮小資金缺口,同時實現自己的政策目標。

自30多年前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是外國直接投資(FDI)心儀的目標地。然而,中國自身的對外投資很快將超過外資流入量。這對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來說都是個好訊息:在爲本國出口創造出需求的同時,中國的外匯儲備也有望獲得更高的回報,而那些需要投資的國家,也能獲得一個高速成長的、新的資金來源。

中國如何將過剩的儲蓄輸出到海外將成爲一個重大題材,該題材會驅動資金流入不同的國家和行業。

基礎設施是個不錯的起點。近年來,中國的基建熱潮造就出了一個非常適合於設計、建造和維護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經濟體。雖然我們認爲中國政府仍有足夠的空間繼續在國內投資,但投資的巔峯可能已經過去。因此,中國將目光投向海外、尋求讓其基建能力和專長物盡其用,這是合乎情理的。

您已閱讀18%(318字),剩餘82%(14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