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商業推介

別迷信商業推介報告

FT專欄作家凱拉韋:企業總願舉辦故弄玄虛的推介會來遴選業務夥伴,但實際上這套流程除了抬高成本沒太大用處。能用PPT天花亂墜地演講,未必代表精通業務。

不久前,我曾擔任一個委員會的委員,該委員會的任務是選聘一家獵頭公司。在一天最美好的時光裏,我們把自己關進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的一個房間,喝著大量的咖啡,喫著高級的餅乾,聽著相互競爭的獵頭公司一個接一個地作報告。

四組團隊先後登場推介各自的公司。有一組只有兩名成員,還有一組多達四人。每個人看起來都那麼賞心悅目。每個人的穿著都是量身定做的,都擺出了一副很專業的友善姿態,專業得讓人有點不寒而慄。每一組都以一個PowerPoint演示作爲他們報告的基礎,都向我們保證他們有「空前的全球網路」與「深厚的行業專長」。一天下來,我拿到了四份寬大的紙質檔案夾,裏面夾著列印出來的簡報,文稿都打在極爲厚實、光亮的紙上——所有這些全都直接進了碎紙機。

我其實想不出什麼充分的理由說這家獵頭公司就比另一家好,但我還是必須作出選擇。所以當我淘汰其中一家公司時,發現自己想到的理由只是其報告團隊的小頭頭說了「壯大人才庫」(grow the talent pool)這個短語,組成這個短語的恰恰是三個我最不喜歡的詞;而我之所以稍稍傾向於另一家公司,也只是因爲它的報告比其他家的要短一點。

您已閱讀27%(492字),剩餘73%(12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