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崇拜

警惕「個人崇拜」的政治文宣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理事鄧聿文:中國有個人崇拜的歷史、社會和心理基礎,目前這種基礎已從隱性轉顯性。而自去年以來,官方對領導人個人的文宣攻勢越發凌厲。

前軍委副主席徐才厚的落馬成爲近期中國反腐的大事。訊息公佈後,官媒開足馬力禮讚了這屆中央領導尤其是習近平,網民則更是不吝對習的稱頌之詞。打下大老虎固然反映了習在反腐上的魄力,但在這些看起來發自「肺腑」的頌詞中,隱約能感覺到一種熟悉的個人崇拜的迴歸。

從攻勢凌厲的打虎來看,習的強勢是無人懷疑的,通過對黨、政、軍、安全和經濟等大權的掌控,習獲得了自毛鄧以後中國最高領導人所沒有的權力。甚至單從集權的速度而言,已經超過了毛和鄧。因為後兩者在掌控最高權力前,是經過了一番艱苦跋涉的,中間雖免不了一些手段,但從歷史的角度看,他們最後成爲中共的領袖,成爲政治強人,多半是水到渠成。

然而,習的集權時間太短,其上臺至今,還未到兩年,就將各種大權攬於手中,從常理而言,絕沒有如此快的速度。固然,習開展的反腐,對其權力的鞏固和權威的樹立有幫助作用,但對於一個沒有多少權力基礎的新任領導人而言,反腐在開始時的這種作用其實很有限,甚至可能還有負作用。所以,我曾提出了一個解釋,即這是中共高層接受胡時代弱勢總書記的教訓,而有意要塑造一個強勢總書記。

您已閱讀13%(460字),剩餘87%(31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