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

Lex專欄:萬科股價差異的玄機

這家中國地產商的A股較H股有很大折讓。內地投資者是否知道一些境外人士不知道的事情?外國投資者也許認爲中國地產股很廉價,但中國人顯然更願意購買倫敦和紐約的公寓。

如果一家公司的董事長說他所處的行業存在泡沫,那麼這家公司的股票會作何反應?應該不會是上漲7%。然而這就是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萬科(Vanke)昨日發生的事情。歡迎來到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扭曲邏輯世界。

股價上漲的一種解釋是萬科決定將其股票從深圳股票交易所(B股)轉向香港證交所(H股)。但此舉本身並未爲其增值:外國投資者可投資B股。一個更合理的解釋是,萬科計劃藉助新的平臺來利用海外債務市場。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估計,萬科可能會將外債佔其總債務的比例從10%提升至25%。該公司的融資成本爲7.5%,是國有同行的兩倍。然而,利息費用僅相當於去年淨利潤的十分之一。

那麼,此次股價上漲令其估值處於何種水準?沒錯,中國房地產市場看上去不穩:價格在下跌,投資者擔心市場放緩。但這些因素已被計入股價。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MSCI)中國房地產指數的歷史本益比僅爲6倍。萬科的H股更貴一些,本益比達到7.8倍,但作爲一家民營企業,與國有同行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China Overseas Land and Investment)的6.7倍本益比相比,萬科股票頗具吸引力。

您已閱讀70%(485字),剩餘30%(2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