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2月開始回跌時,交易員們預計這將是暫時的,是中國央行在向不聽話的出口商發出警示。許多出口商先前虛開發票,以將資金帶入境內,從人民幣的穩定升值中獲利。
但昨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達到1美元兌6.26元人民幣,創下自2012年10月以來的最高值。較弱的每日指導價(匯率可圍繞該指導價上下浮動2%)反映出,中國央行仍在引導匯率下行。那種認爲人民幣下跌不會持久的理論是在押注,假如人民幣匯率掉頭向下走,那麼以美元廉價借貸、利用虛開貿易發票將資金兌換爲不斷升值(且利率更高)的人民幣的做法將很快停止。這或許能解決中國貿易數據變化無常的問題,並消除導致人民幣升值的一個不受歡迎的因素。
但3個多月過去,中國央行的威懾干預貌似帶有長期性質。人民幣匯率穩步下跌,而經濟訊息,特別是來自搖搖欲墜的房地產市場的訊息,證明這種下跌是合理的。然而,人們對中國經濟成長的擔憂發端於人民幣走弱之前。或許中國政府正在艱難地尋找一種方式,既能停止引導匯率進一步走低,又不會顯得自己已不再在乎。畢竟,釋放出政策已轉向的信號,可能引發投資者對人民幣走強的新一輪押注。
您已閱讀71%(466字),剩餘29%(1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