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不應讓人民幣貶值

北京大學佩蒂斯:許多經濟學家呼籲人民幣貶值,但中國既要考慮資本流動變化造成的不穩定,又要考慮經濟調整成本要如何分擔,這些考量比簡單降低出口價格重要得多。

近來,許多經濟學家(多爲外國經濟學家)呼籲中國政府讓人民幣貶值。他們的理由是,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重估幅度超過30%,目前已處於高估狀態。他們聲稱,這損害了中國出口,並在妨礙經濟成長。

他們對成長的理解很可能有誤,而他們對中國匯率制度的評價幾乎肯定是錯了。中國央行(PBoC)的政策反映了國內的一場辯論——既是一場經濟辯論,在同樣程度上也是一場政治辯論。

兩個主要問題至關重要。第一,資本流動對中期匯率預期非常敏感。一旦資本流入方向或速度發生重大變動,就可能對中國銀行體系構成傷害。20年來,由於資本淨流入,中國的外匯儲備已大幅攀升。中國央行買進流入的外匯並相應投放人民幣,由此導致的貨幣迅速擴張便成了中國金融體系演進的主線。近些年來,資金淨流入仍保持在高位,但大部分資金流入是來自資本賬戶,而不再是經常賬戶。

您已閱讀23%(356字),剩餘77%(11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