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民幣

中國外匯政策可能發生深刻變化

支點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戴維斯:不管中國今年成爲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數據是否可信,新價格數據對中國外匯政策卻有著直接影響。中國應如何逆轉資本流入帶來的人民幣上行壓力?

上週,中國被「升級」爲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起碼從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佈的新數據來看是這樣。中國官方不大歡迎這一新數據。新數據下調了中國非貿易商品與服務的價格,從而推高了按購買力平價(PPP)匯率計算的中國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按這一方法計算,2014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

儘管中國經濟的絕對規模明顯引人關注,但按購買力平價標準衡量,中國經濟規模註定將在未來幾年內超過美國,所以上述最新數據不算太令人喫驚。另外,如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其部落格中解釋的,基於購買力平價的對比存在不少缺陷。

然而,新的價格數據在另一方面顯出了重要性。這關係到人民幣的估值,對中國的外匯政策有著直接影響。中國外匯政策可能即將發生深刻變化。事實上,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的態度可能是進入2014年以來全球宏觀經濟政策中最重要的變化。

您已閱讀17%(374字),剩餘83%(17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