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亞洲

亞洲經濟高成長帶來的難題

FT亞洲版主編皮林:過去二十年,亞洲大部分地區的高速經濟成長拉大了貧富差距。若想在保證經濟成長的同時,讓民衆獲得最大發展機遇,政府需要提供更多公共資源,打造公平穩健的稅基,並對腐敗進行打擊。

鄧小平曾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他原本是針對中國說的,但目前看來他所說的這句話也適用於整個亞洲。

過去二十年中,亞洲大部分地區的快速經濟成長拉大了貧富差距。一位負責發展事務的官員表示,這導致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趨同」。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簡稱亞行)獨立評估部主任維諾德•托馬斯(Vinod Thomas)指出,南美洲和中美洲大部分地區的收入差距已經有所收窄,而亞洲的情況卻與此相反。在1990年至2010年之間,用基尼係數(Gini index)測算的亞洲收入不平等程度平均每年上升約1%。

在一份新發表的報告中,亞行考察了經濟成長對於貧困減少、收入不平等以及社會福利的影響。報告的結論是,單純的經濟成長數據不應繼續作爲衡量一國表現的首要指標。衡量「福利改善及生活標準提高」的更多元化指標同樣重要。而亞行提出,這種改善和提高是由「包容的經濟成長模式」帶來的。

您已閱讀21%(397字),剩餘79%(14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