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

股東權利:中美皆非好榜樣

和中國相比,西方投資者或許可以因政治上的民主感到自豪,但在企業控制層面則不那麼樂觀。美國投資者爲求豐厚回報,甘願在問責制度上大幅讓步,雙重股權結構就是典型一例。

跟中國打交道,各家公司和政界人士得時常忽略它在人權和民主權利上的不足,以及與腐敗相關的種種問題。實際上,亞洲的金融家和投資者甚至欣賞主導一切的一黨制「辦事」的能力,這與印度混亂的民主制度形成對比,也是防範硬著陸或經濟政策癱瘓的最大論據之一。

近期有兩家公司的經歷突顯出,在中國,效能和控制比問責制度更被看重。

兩家公司毫無關聯,但每家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者:一家是彭博(Bloomberg),總部位於美國的金融數據和新聞服務機構,另一家是中國電商集團阿里巴巴(Alibaba)。

您已閱讀17%(236字),剩餘83%(11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