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潮水褪去之際,才知道誰在裸泳。經濟也是如此,當成長放緩之際,昔日蒸蒸日上的生產能力也開始凸顯出過剩壓力。
最近中國社群媒體內流傳一份全球鋼產量排名,第一名是中國(不包括河北)第二名是河北(不包括唐山),第三名是唐山(不包括瞞報),然後是日、美、印、俄、韓、唐山(瞞報產量)、德國。
這份名單戲謔之餘,也揭露了中國產能過剩幕後的冰山一角,那就是中央調控與地方瞞報的貓鼠博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即表示,產能過剩的原因之一正在於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過多,尤其部分地方政府以追求經濟和財稅收入的高速成長爲目標,通過低地價甚至零地價供給、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方式招商引資,扭曲了市場信號,影響了企業正常的投資決策。
您已閱讀18%(312字),剩餘82%(14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