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的「過剩」痼疾

雖然中央政府長期以來一直試圖緩解困擾許多行業的產能過剩,但這種努力遭到了來自地方政府的頑固抵制。原因在於,地方政府爲保政績,紛紛向本地「種子」企業提供補貼。

2006年,施正榮登上胡潤中國富豪榜第五名,大約從那時起收穫了「太陽王」的美稱。僅僅三年之後,他旗下紐約上市公司尚德電力(Suntech)就成爲了全球第一大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每年的太陽能電池產量足以滿足100萬個高能耗美國家庭的電力需求。

對於美國和歐洲苦苦掙扎的同業生產商而言,尚德電力是一股無法阻擋的巨大力量的一部分。這股力量改變了市場秩序,使世界各地都充滿了價格極其低廉的產品,並使競爭對手關門歇業。歐盟委員會(EC)指責中國生產商向歐盟市場傾銷太陽能電池板,並威脅將因此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

但中國企業的商業模式距離堅不可摧還有很遠距離。今年3月,尚德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相對於巔峯時期160億美元的市值,尚德目前僅價值1.8億美元。曾經的「太陽王」現在也被解除了董事長職位。

您已閱讀8%(344字),剩餘92%(40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