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熱錢湧入、產能過剩交迫下的經濟憂慮

中國媒體人張立偉:中國政府恐懼資產價格貶值的態度吸引熱錢的持續流入,地方政府對政績和失業的擔憂保護著過度產能,這些扭曲的機制和政策讓成長難以持續。

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數據與一些國家自中國進口的數據不相符,這似乎表明,出口數據被虛報了不少。一種看法是,這是通過並不存在的貿易進行匯率套利,併爲熱錢進入中國提供通道,外管局隨後一系列政策也證明了有這種可能。

一種更爲隱蔽的因素是,出口是真實的,但貨物可能在香港、臺灣等地轉口或重回內地。因爲在廣東有大量企業以虧損的價格向貿易商出售商品,通過維持出口,這些企業利用信用證從銀行借款向地產企業發放高利貸。這種現象在廣東比較普遍,甚至有央企參與,與先前假借貿易進行信用證融資不同的是,由於出口真實存在而難以發現。

您已閱讀9%(259字),剩餘91%(25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