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數據可信嗎?

FT中文網撰稿人陳志龍:中國4月份的宏觀數據引發了一片質疑。「假外資」迴流、「假進出口」事件頻生,根源在於地方政府的政績考覈體制。假數據誤導公衆,誤導決策,害莫大焉。中國到了還原經濟數據真實性的時候了。

全球經濟復甦艱難的大背景下,中國4月宏觀數據引發了一片質疑。

以進出口數據爲例,官方數據顯示4月份進口同比成長16.8%,高於3月份的14.1%。出口同比成長14.7%,高於3月份的10%。這意味著中國4月份出現182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正常情況下,出口大幅增加表明全球需求讓人放心。

但中國出口數據與左鄰右舍相悖,從而引發關注,而進出口數據的黑色幽默今年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先前廣東海關一季度的數據顯示,廣東進出口總值2891.6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後同比成長了37.7%。其中,廣東對港貿易達到842.6億美元,增幅高達91.6%,這也是一組明顯的「麻煩數據」。《21世紀經濟報導》援引廣東外貿系統人士的話說,貿易異常主要源於深圳一季度貿易的異常成長,廣東部分地市進出口是下降的,但深圳口岸前兩個的進出口額同比成長了61.5%。深圳的異常成長不僅僅推高了廣東省的貿易數據,也明顯拉高了全國的貿易統計。

您已閱讀12%(398字),剩餘88%(28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