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聯準

用實時經濟學應對金融危機

FT專欄作家哈福德:我們需要針對金融產品和金融企業的條形碼,有了它,監管者看一眼電腦螢幕,就能實時發現金融體系中的壓力點與脆弱點。

怎樣才能使經濟學在危機中更有用呢?既不是更嚴謹,也不是更現實——儘管能這樣的話也很好——而只是更有能力專門在金融領域「救火」。

美聯準最近公佈的2008年9月16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記錄,讀來令人凜然。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在那之前一天申請破產。當時,美聯準主席班•柏南奇(Ben Bernanke)及其同僚知道美國國際集團(AIG)也已陷入困境,但他們不知道,一場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已經來臨了。

閱讀那些會議記錄,會讓人時不時感覺像在觀看《泰坦尼克號》(Titanic)一樣鬱悶。大船就要沉沒了,而我們的主人公卻毫無察覺。FOMC提出大幅降息的可能性,但最終慣性佔了上風。在塵埃落定之前,他們不願採取行動。

您已閱讀18%(329字),剩餘82%(15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