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兩會

政協就算是花瓶,也要插真花

中國「兩會」日記(3月5日):中國政協常委葛劍雄:政協不是決策機構,主要功能是「說話」。我們的建議是否被執行了,要問執政黨和人大。

有人說中國政協是「花瓶」。我沒當全國政協委員以前,也有這樣的看法,但當了之後,看法反而改變了。

外界都把政協看成是參議院、上院,實際上從來不是這麼回事。所以看你拿什麼標準來看了。1949年,因爲來不及開人代會,中共就召集民主黨派的人協商,所以1949年的政協起到了臨時人代會或者臨時國會的作用。等到1954年,人代會召開後,當時就有人說,這個政協還要它幹什麼呢?這時中共提出來保留,給它規定的性質就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成爲協商機構,而不是決策機構,甚至還不是諮詢機構。既然是協商機構,就沒有決定權,就像俞正聲主席講過的,政協主要的功能是「說話」,該說什麼你就說,說了人家不聽怎麼辦呢?你還是得說。從這個標準來講,如果把它解釋爲一個「花瓶」,那我就希望這個花瓶裏放的是真花,而不是假花。放假花,就沒什麼意義了。放真花的話,在我們這個社會里,能增加點色彩、趣味,也是不錯的。既然讓我們「說話」,我就拼命地說,有空我就說,對大家說,對媒體說,這樣我就盡職了。至於我說的話有什麼用,這不是我能決定的,我希望有用,但我也只能多說說。我希望外界用這個標準來要求我們。你不能拿西方的「兩院制」來要求我們。中國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不搞兩院制。大家看政協有沒有發揮作用,就看我們有沒有說話,看我們說話有沒有水準。至於說話的結果,不是政協可以決定的。我們的建議是否被執行了,這要問執政黨和人大。

今天我們去列席人大的開幕式,聽政府工作報告。路上大家都在開北京天氣的玩笑,說北京的天氣是講政治的。一開人大,就是好天,一開政協,就是霧霾。

您已閱讀27%(661字),剩餘73%(17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