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兩會

葛劍雄:「你懂的」,怎麼懂?

中國「兩會」日記(3月3日):中國政協常委葛劍雄:「都說老虎蒼蠅一起打,我覺得還是有輕重緩急的,重點肯定還是老虎,蒼蠅也要隨手拍掉。蚊子,則應主要靠調節氣候。」

昨天大家都很關注政協新聞發言人呂新華的回答,特別是最後一個問題,是直截了當地問「周永康」的。我覺得這其實是大家都想問的。如果到現在還看不出事情逐漸集中到這個人身上,也太低能了。問題是訊息怎麼發佈?作爲發言人,他看來是不能夠說的,所以他說「你懂的」。我倒是從另一方面解讀,周永康也好,其他人也好,審查就審查,結論是不能隨便講的。現在我們看某些人有沒有出事,通常就看他是不是被審查了,但在道理上,就算他被逮捕了,也就是個嫌疑犯而已,還沒有正式定罪。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媒體、公衆關心是正常的;另一方面,一段時間裏面,還沒有調查清楚的時候,不公佈也是正常的。這跟其它有些該公佈卻不公佈的,是兩回事。

但公衆和媒體擅於利用已經公開的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斷甚至結論。其實春節以前公佈的一條訊息,已經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了。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有一條習近平等人去看望老同志的新聞。這個訊息每年都有的。對比一下今年和去年的報導,就可以看出問題了。去年,我很仔細地數了,是76個人的名字,但今年只是說「江澤民、胡錦濤等同志」。如果根據我們新聞報導的習慣,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退下的常委中間,已經有人不適合公開名字了。如果常委中間沒有這種現象,他們可以在常委以下開始省略。現在從總書記、主席以下就開始省略了,那就明白無誤地告訴國人,在原來退下來的人中間,已經有人沒有這個資格出現名字了。

爲什麼我可以這麼肯定呢?我可以告訴年輕人以前的一個經歷。當年林彪出事是在9月份,但到10月國慶還沒有公佈他的訊息。不公佈的話,外國打來的電報,就還得按照原來的規矩:「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林彪副主席……」,但這登在報紙上顯然不合適,所以我們突然發現,那一年所有國外的賀電,都是沒有抬頭的,而是直接進入正文。事後我們就明白,這是爲了避免再出現「林彪」這兩個字的尷尬。所以現在大家看報紙還是得根據類似的分析,不要亂猜。

您已閱讀35%(791字),剩餘65%(14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