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一戰

Time to think more about Sarajevo, less about Munich
深刻反思一戰教訓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今年是一戰爆發100週年,當代大國政治家應該更多地反思一戰教訓: 1914年,當時的傳統世界霸主英國之所以被捲入戰爭,正是因爲它與崛起中的德國互爲對手;如今的危險是,因擔心中國的崛起,與日本結盟的美國可能被捲入亞洲的衝突。

Can thinking about the past improve the way you handle the present? If so, this year’s centenar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 could do the world a great service by persuading modern politicians to spend more time thinking about Sarajevo, and less time worrying about Munich.

反思歷史能否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當下面臨的問題?如果能的話,今年的一戰爆發百年紀念活動,可能爲全世界帶來一項巨大的福祉——促使當代政治家更多地反思薩拉熱窩事件,少花些時間擔心「慕尼黑危機」。

您已閱讀5%(378字),剩餘95%(71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