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全球經濟新的成長點何在?

FT投資編輯奧瑟茲:要減弱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影響,最好是讀一下哈佛大學教授豪斯曼主持的研究,找找那些不合常理卻最具成長條件的國家。

成長來自何處?爲什麼有些國家會崛起並躋身發達國家之列,而其他國家卻苦苦掙扎也成不了發達國家?

一些以前看似沒有潛力的國家一躍而起成爲強大的經濟體。在兩代人的時間裏,南韓告別了一個飽受戰爭之苦的農業國地位,成爲發達國家俱樂部的正式員員。而其他處於更有利形勢的國家卻步履蹣跚。

這不僅僅是一個自然資源或教育體制的問題。哈佛大學(Harvard)裏卡多•豪斯曼(Ricardo Hausmann)主持的研究項目顯示,成長「受到知識的驅動,這種知識體現全社會層面,而非個人層面」。

您已閱讀14%(234字),剩餘86%(14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奧瑟茲

約翰•奧瑟茲(John Authers)是英國《金融時報》的Lex主編,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專家之一。他於1990年加入FT,曾經擔任美國市場編輯、美國銀行記者和墨西哥分社社長。奧瑟茲畢業於牛津大學,並且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的MBA學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