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英國應反省自己的「生意經」

Trusted Sources中國研究總監芬比:英國財政大臣和倫敦市長最近的訪華之旅只談生意,不提人權,反映了當今世界權力關係的轉變,但英國也應捫心自問一些更深層的問題。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和倫敦市長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最近在中國度過了愜意的一週。這兩位自稱爲一對「陰與陽」的「和諧的鴿子」,實際上成了英國企業在中國的最高銷售代表。他們的訪華行程被英國國內媒體在顯要位置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導,報導中提到了他們訪華的一個又一個成果,其目的是爲了促進中國在英投資、把倫敦打造成人民幣主要交易中心、爲中資銀行在英國擴大活動範圍敞開大門、在數字科技的美麗新世界中締結英中兩國的紐帶。

或許有一天,這兩個人會爭奪英國保守黨(Tory party)主席之位,但現在他們卻在齊心協力地迎合世界上最後一個由共產黨執政的大國的領導人。他們這次訪華都絕口不提政治和人權問題。畢竟,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和副首相、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主席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去年會見達賴喇嘛,導致倫敦方面被中國冷落了18個月。所以,這次只談生意。

用這次訪華行程的宣傳機器的話說,英國吸引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資金的實力無可匹敵。一家中國企業將爲英國1995年以來建造的首家核電站提供資金。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IC)擁有泰晤士水務(Thames Water)8.7%的權益。中國還投資於希斯洛機場(Heathrow),而如果英國在泰晤士河口修建一座新機場的計劃實施,中國很可能再做出大筆投資,更別提High Speed 2鐵路線、風電場和爲倫敦修建新下水道系統了。中國工商銀行(ICBC)將向曼徹斯特機場的一個商業區投資6.5億英鎊,預計在未來15年裏可創造1.6萬個就業崗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大連萬達和總部基地(Advanced Business Park)達成了開發倫敦南岸地區的協議,而平安保險(Ping An)則買下了倫敦的勞合社(Lloyd)大樓。

您已閱讀32%(789字),剩餘68%(16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