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關係

FT社評:奧斯本不應犧牲經濟穩定

英國財政大臣宣佈英鎊直接與人民幣交易,並將與中資銀行展開談判。這是一次大膽嘗試,如果他成功了,就能保住倫敦作爲全球清算中心的地位;若應對不利,則可能摧毀金融城的根基。

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因會見達賴喇嘛(Dalai Lama)惹惱中國政府以後,有一年多時間,北京一直是英國官員無法到訪的「禁城」。如今,禁城的大門終於對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見右圖)微微開啓,城內的金銀珠寶令奧斯本目不轉睛。

本週各項公告蘊含的一個共同主題是,奧斯本決心要將中國的財富引至英國。相關的阻礙已被清除,例如妨礙中國遊客去英國購物的簽證限制。英國政府在其他領域一直表現得更加積極,它策劃讓中國企業參與英國的重振核電事業。

不過,奧斯本提議中最令人矚目的一點是,他力爭使英國在中國證券剛剛起步的國際化進程中佔據核心位置。面對變化莫測的前景,這是富有遠見之舉。這種變化如果不予應對,則可能摧毀倫敦金融城存在的根基。如果奧斯本成功了,他就能保住倫敦作爲全球清算中心的地位。

您已閱讀27%(363字),剩餘73%(9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