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FT社評:俄羅斯反對派力量崛起

俄羅斯反對派在本月地區選舉中取得突破,證明候選人如果富有魅力、競選理念有說服力,就有可能贏得可觀的選票。「體制外」的反對派已不再是一支可以忽視的力量。

俄羅斯實施十年之久的「管制式」民主被打破了。即便是從有爭議的官方結果來看,俄羅斯反對派也已在本月早些時候的地區選舉中取得突破。在莫斯科2003年以來舉行的首次市長選舉中,反腐部落格作家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獲得27%的選票,位列第二。在俄羅斯第四大城市葉卡捷琳堡的選舉中,反毒品社運人士葉夫根尼•羅伊茲曼(Yevgeny Roizman)獲得33%的選票,拔得頭籌。

克里姆林宮放任兩位直言不諱的、來自俄羅斯受控的政治「體制」之外的批評人士參與選舉,這一賭博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上述二人均未贏得多數票。在2011年國家杜馬選舉後發生過幾次重大抗議活動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支持的候選人謝爾蓋•索比亞寧(Sergei Sobyanin)在市長選舉中,還是擊敗了反對派最耀眼的明星。低得可憐的投票率讓納瓦爾尼的得票率顯得有些虛高。

但從許多方面來看,這一賭博的結果卻事與願違。作爲在任市長,索比亞寧佔盡優勢,有許多「行政資源」可以動用,比如對執法部門和媒體施加影響等。但即便如此,他的得票率在選舉期間還是一路走低,官方結果顯示,他的得票率僅比50%多出1個百分點,勉強得以避免舉行第二輪投票。

您已閱讀46%(505字),剩餘54%(5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