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被人爲壓低的利率水準既是促進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關鍵因素,也是導致中國經濟嚴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人們普遍認爲,金融抑制——即通過操控金融系統、將來自儲戶的資金轉移到生產者手中——在中國經濟成長模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沒有多少人意識到,改善中國利率結構對中國經濟也很重要。
有這樣一條規律:當名義貸款利率與名義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大體一致時,經濟成長的收益能在儲戶與資金使用者之間實現有效分配。但當貸款利率被大幅壓低時(如過去30年來中國的情況),以家庭儲戶爲主的資金淨借出方事實上向資金淨借入方支付了一筆隱性補貼。在中國,資金淨借入方包括各政府機構、製造商、國有企業以及房地產開發商。
這筆補貼(是GDP的5%至8%,比例高得驚人)助長了不負責任的借款行爲,並人爲壓低了家庭收入。正因如此,取消這筆補貼對推動中國經濟向家庭消費拉動型轉變、以及減少投資浪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您已閱讀26%(389字),剩餘74%(11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