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城鎮化

「貧二代」和城鎮化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商學院教授孫滌: 比起「貧二代」,「富二代」的負面作用是陪襯性的。「貧二代」融入城鎮和城鄉兩重天的落差彌合是一個過程的兩面,也是中國現代化必須超越的坎。

上期裏我們說了,中國的發展能否持續,城鎮化是個契機,而城鎮化的成效如何,關鍵在於怎麼在城鎮化中融合「貧二代」(可參見《地方政府破產和城鎮化》)。所謂「貧二代」,或稱「新生代農民工」,具體地是指過去三十餘年形成的億萬「農民工」大軍的下一代,年齡大致在10到35歲之間。

英國溫莎王室新添的小喬治王子,可算作全世界「富二代」的翹楚。時下對「富二代」鋪天蓋地的集中抨擊,成了網上的主要風景線。但我想,「富二代」縱有驚人的不肖,人們儘管可藉此宣洩內中的憤懣,社稷的安定並不會因爲「富二代」受到多大的影響。「富二代」惟其驚人不肖和急速腐敗,會導致「千金聚集還散盡」,把「富一代」聚斂的財產還富於民。就像社會大賬本里的「複式簿記」,「富二代」的靡費,直接或間接地會由市場看不見的手,「貸記」給社會的其他成員,而為後者的收益。在筆者的小集子《青銅法則》裏,對這類 「富不過二代」 的現象我有詳盡的解析(請見「虎媽是孟母嗎」篇), 說明社會財富的 「虹吸搬運效應」,比古人所謂的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效率事實上要高得多。因此可以說,「富二代」的負面作用至多是陪襯性的。

但是,過去三十年來聚集起來的貧二代的影響,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怎樣在城鎮化的進程裏把與生俱來沒有戶籍的貧二代——人數粗略估算當在2到2.5億之譜——有序地融合進來,出入極大,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因而也很有價值。

您已閱讀33%(581字),剩餘67%(11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