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則經濟研究所爲民間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爲官方研究機構,但是兩者之間有著不解之緣。1993年,五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教授們在幾位企業家的支持下共同成立了天則經濟研究所。這五位教授就是茅於軾,張曙光,樊剛,盛洪和唐壽寧老師。
在一個社會,一定要有一定數量的有德之士,他們一方面崇尚自由,一方面勇於承當相應的責任。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成其爲理想社會。沒有一定數量的有德之士,理想社會就不可能實現,更無從說起其存續。如果這樣的有德之士,數量還低於臨界點,就不足以實現一種理想社會。中國還不是一種理想社會,但也不乏有德之士。1993年天則經濟研究所成立。這是我遇到的第一家打出堅持經濟自由主義旗號的研究機構。其創辦人們無疑都屬於這種有德之士。尤其是茅老、張曙光老師和盛洪老師,後來以組織和實施天則所的獨立研究爲主業,屬於天則所「三劍客」,有著共同的人格特徵,那就是強大的意志力:堅定不移地維護全社會的個人基本權利,同時爲社會提供獨立的思想和政策方案。
打出堅持經濟自由主義的旗號其實無可非議。難道要堅持「經濟不自由主義」嗎?中國截至文革結束全國處於均貧困境,就是經濟不自由造成的。我們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目前已經全球GDP規模排名第二,列入中等收入國家,就是經濟自由度總體上提升的結果。
您已閱讀19%(541字),剩餘81%(22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