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則所成立於1993年夏天,那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年代,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國內思想界及經濟理論界身處新的一輪思想解放的寬鬆氛圍中。
天則所剛成立之前,我和天則所創辦人中的茅於軾老師、張曙光老師及樊綱、盛洪和唐壽寧相對比較熟悉。但是,天則所準備成立的訊息,我當時卻是從浙江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羅衛東教授那裏最開始聽說的。羅衛東也是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的教授,主要從事經濟哲學和經濟發展問題研究,他告訴我說茅於軾老師他們準備成立一個獨立的民間學術研究機構,取名「天則經濟研究所」,還說天則所成立時準備聘任一些國內外學者作爲特約研究員,茅老師和張老師問我是否願意受聘天則所特約研究員,我很高興地答應了,並請衛東轉告兩位老師。可是,坦率地說,儘管我受聘天則所的特約研究員,但在此後的六、七年時間中,雖然同天則所的各位學者有不少個人交往,可是參加天則所組織的活動並不多。
大約是在2000年的秋季,我專程到北京拜訪周其仁和汪丁丁兩位教授,想聘請他們擔任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事情進展很順利,其仁和丁丁兩位教授從2001年起受聘浙江大學,當年就到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履新開設課程。由於其仁和丁丁都是天則所的理事,我與天則所的交往也就多了起來。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還同天則所合作成立了浙大-天則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由我擔任中心主任,張曙光老師擔任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汪丁丁和盛洪擔任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您已閱讀39%(611字),剩餘61%(9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