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天則20年

天則:成長與麻煩皆因爲改革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秋風:天則所是純粹的民間機構,不受意識形態束縛。它能夠成長是因爲改革,但它遭遇過很多麻煩,也是因爲改革,因爲改革沒有完成。

【編者按】本文爲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秋風先生在天則20年慶典上的發言,經其本人授權刊發,原標題爲《我們都是天則人——在天則所二十週年慶典上的發言》。FT中文網在「天則20年」專題中,收錄了天則幾位理事回顧這家民間智庫20年曆程的紀念文章,希望藉此爲中國近20年的改革歷史作注。我們已經刊發了茅於軾先生的《天則二十年》和張曙光先生的《一個民間機構的「法外」生存》等文。

各位先生,各位朋友,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裏,只爲了一個理由:我們都是天則人。

二十年前的今天,在北京長安街邊的三味書屋,天則經濟研究所宣告成立。經歷了嚴厲的政治管制,鄧小平南巡,爲市場經濟正名,中國開始迴歸正常社會。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時期,天則所就誕生在這樣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正是這樣的時間點,設定了天則所的使命:爲市場經濟吶喊,爲法治民主吶喊。

您已閱讀14%(355字),剩餘86%(21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