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一時烏雲密佈,週一上證綜指重挫5.3%,近200隻個股跌停。銀行、地產等權重股嚴重拖累市場,而收盤後繼續交易了15分鐘的7月股指期貨合約還顯示出更大的跌幅。
近期利空確實不少,首先是來自外圍的QE退出預期,全球市場流動性狀況劇烈波動。據EPFR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股票和債券基金同時出現明顯淨流出;而避險功能更強的貨幣市場基金則有大幅流入。從配置區域來看,新興市場單週淨流出規模創近三年來新高,金磚四國則是全面流出。QE退出導致的美元利率和債券收益率的上升及美元指數的走強會使資金重新迴流美國,新興市場的外部流動性短期面臨巨大壓力。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間市場利率水準正在經歷一次嚴峻的「壓力測試」,貨幣市場利率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漲幅,「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這種專業術語成爲街頭巷尾耳熟能詳的大眾話題。季節性、存款準備金繳存和財政存款上繳等常規性因素顯然不足以解釋如此緊張的流動性環境。貨幣市場的持續緊張也已經傳導至國債市場和票據市場,短期國債收益率驟然上升,3個月國債收益率上漲最爲迅速,利率期限結構明顯倒掛,這說明金融機構大量出售短期國債以補充其流動性不足。而部分商業銀行暫停票據業務更是加劇了直貼、轉貼利率的衝高,某種恐慌情緒在市場中蔓延,幾乎所有媒體都在喋喋不休著「錢荒」。
您已閱讀34%(540字),剩餘66%(10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