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美國當虎媽

FT中文網撰稿人艾若誠:大多數中國家長在美國實踐的嚴格教育並不比虎媽蔡美兒差多少。中國人到美國留學就業安家的,大多早早給孩子加壓。

女兒Abby開始學鋼琴時剛過五歲,在周邊的中國孩子裏算是通常的初學鋼琴年齡。然而很多美國父母在孩子七八歲纔會考慮讓他們學樂器。我當時找了一位美國老太太給她教琴,Abby是她教的年齡最小的學生。第一次面試時,老太太再三強調家長要平時督促孩子練琴,孩子沒有練琴的習慣,她就沒法教下去。我信誓旦旦地表示會嚴格監督孩子練琴。老太太舒一口氣說:「其實我不擔心Abby,你們中國媽媽都是虎媽呢!」

耶魯法學院的華裔教授蔡美兒寫的《虎媽戰歌》曾在美國教育界引起廣泛關注,她對自己兩個女兒的「嚴愛」(Tough Love)更引發了不少父母間就文化差異和家庭教育的討論。在美國,大家都知道亞裔尤其是華裔子女的學業成績突出。但以前很少有華裔父母這樣以第一人稱闡述自己嚴格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在一些尺度寬鬆的美國家長看來,蔡美兒對女兒的嚴苛和訓斥簡直是虐待兒童,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然而從我們成長的文化背景看來,蔡美兒的很多做法都可以理解。

父母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受他們自己的經歷影響。蔡美兒的父母是家中知識移民的第一代, 沒有語言優勢和人脈、背景,完全靠辛苦學習和努力工作在異國立足。他們因此就自然而然把學業和技能的培養看成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這種態度影響了蔡美兒,也間接影響著她對下一代的教育。

您已閱讀28%(538字),剩餘72%(13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