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邊緣

當錯別字落到我的肩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在無意間看到的央視節目裏,時有錯別字,不論是主持人的口誤,還是字幕錄入者的粗心,都時時令人驚心:那麼一家顯赫的傳播機構對文字的態度,竟然是如此輕佻。

央視名嘴張泉靈今年6月4日晚八時許,在講述錢鍾書楊絳書信拍賣一事時,將其女兒錢瑗的名字兩次讀成「璦」。幾分鐘後做了更正,估計是演播室同事提醒,因爲她唸的時候毫不遲疑,不可能自己突然覺悟過來。

如果讀過楊絳的《我們仨》,就一定會知道錢瑗的小名叫「圓圓」,那就自然不會把「瑗」誤爲「璦」。這或許有點苛求了,忙碌的電視人幹嘛非要讀此類閒書?細究起來,出錯的癥結在於她不認字。這兩個字其實不好混淆,右邊分別是「爰」和「愛」,能把前者等同於後者,好像不能用粗心二字搪塞。順便說一句,在無意間看到的央視節目裏,時有錯別字,不論是主持人的口誤,還是字幕錄入者的粗心,都時時令人驚心:那麼一家顯赫的傳播機構對文字的態度,竟然是如此輕佻。

批評完別人,我想說說出版物的品質。

您已閱讀19%(326字),剩餘81%(13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