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教育

教育不應與技能脫節

經合組織總幹事顧問施萊歇:教育需要從以學歷爲中心的學習,轉變爲以技能爲導向的終身學習。如果學習和工作相結合,對技能的培養將更爲有效。

深重的經濟危機讓我們明白,沒有一種簡單的方法能刺激我們走出困境。各國的上策是提高國民的技能,加強他們的競爭力,從而推動成長。

過去10年,工業化國家生產率的提高多半源自技能的提高,這表明,創造就業和推動成長的關鍵是「更聰明地工作」。如果沒有合適的技能,人們將被社會邊緣化,技術進步將無法轉化爲經濟成長,國家也將失去競爭力。

但現狀是,一方面畢業生失業,一方面僱主聲稱,他們找不到擁有合適技能的員工。這種不利局面表明,更高的教育水準不能自動轉化爲更高的就業和生活水準。2009年,在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澳洲、日本、墨西哥和波蘭有超過40%的員工技能不足。埃及有150萬年輕人失業,但同時空缺崗位高達60萬。

您已閱讀20%(303字),剩餘80%(11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