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

東亞的戰爭與和平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東亞地區一夜之間成了全球最活躍、最易燃的地區。三大趨勢的變化與衝突,將決定這一地區最終是走向戰爭還是和平:中國崛起、日本右轉、美國重返亞洲,「跳樑小醜」金正恩則在這三股相互衝撞的大潮之間「冒險衝浪」。

東亞正在發生三件大事。最引人注目、引起局勢劇變的是中國崛起。其次是各國相互競爭、相互激化的民族主義情緒,尤其是在日本。再次是美國作爲亞洲常駐大國的迴歸。這一連串變化中還有一個跳樑小醜:危險而難以預測的北韓金正恩(Kim Jong-eun)政權。

這些趨勢的變化與衝突,將決定這一地區是走向戰爭還是和平,該地區一夜之間成了全球最活躍、同時也可能是最易燃的地區。在首爾聆聽了幾天利益攸關國的政策制定者與學者的討論後,我很難說自己心懷樂觀態度。

上週南韓外交政策智囊團峨山研究院(Asan Institute)舉辦了年會。大會的主題爲「新的無序世界」(New World Disorder)。組織者強調,早在金正恩發出核武器恫嚇之前就選擇了這個主題。即便沒有金正恩的威脅,該地區仍是一個矛盾體:在經濟上感到強大,在戰略上缺乏安全感。

您已閱讀21%(361字),剩餘79%(13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